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羅枚 通訊員 李陽)科技特派員是幫助企業破解發展難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力量。在梧州寶石人工智能技術協同中心內,十余臺人工智能質檢機高速運轉,高清數字影像機配合AI算法實時檢測莫桑鉆品質,質檢效率大幅提升。作為推動我市人工寶石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核心創新平臺,該中心的建成投用得益于科技特派員的深度參與。
2022年起,科技特派員藍必鐵對接服務梧州寶石人工智能技術協同中心建設企業廣西喜薈天成科技有限公司。企業落地初期,他通過直盤修邊改良方案,解決了上石工序模具粘石精度不足的問題,后來,他不僅為中心引入AI檢測技術提供專業指導,還牽頭聯合企業、高校及產業鏈公司,申報省級寶石精密加工制造人工智能聯合創新中心與重點研發項目。目前,藍必鐵提出的方案已投入30余套自動修邊機,寶石打磨精度提升25%,創新平臺申報工作也在有序推進。
與藍必鐵一樣在企業深耕的科技特派員還有很多。針對梧州東磁電子公司“預燒、燒結工藝‘卡脖子’難題”“在線配料設備精度提升”等需求,科技特派員唐錦組建攻關團隊,通過產學研合作實現技術突破,助力企業生產效率提升約5%;面對翅冀鋼鐵公司電力角鋼銹蝕問題,科技特派員秦芳誠深入調研上下游場景,解析銹蝕機理,形成技術報告并明確攻關方向;科技特派員易冬旺在梧州市鴻圖精密壓鑄有限公司調研時,精準凝練出“基于人工智能檢測的設備故障預報警系統”等2項關鍵核心技術需求,為企業后續攻關明確方向。
今年以來,我市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先鋒作用,聚焦企業需求,從多維度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在政策宣貫與咨詢服務上,全市科技特派員累計開展政策宣講會30場,覆蓋企業人員超100人次,重點解讀科技項目申報、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企認定等惠企政策;提供“一對一”咨詢12次,指導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完成評價入庫,協助21家企業申請研發獎補等補助共計269.83萬元。
在創新資源鏈接方面,科技特派員搭建合作橋梁,促成企業與高校院所達成產學研合作項目30項,共建聯合研發中心或實驗室2個,助力推動14項科技成果落地,帶動企業新增產值1000余萬元。其中,喜薈天成與本地高校共建的梧州寶石人工智能技術協同中心、梧州莫桑鉆精密加工人工智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投用,相關產品亮相中國—東盟博覽會。
在技術攻關與需求凝練方面,科技特派員圍繞產業瓶頸問題,為企業梳理關鍵核心技術需求10余項,協助申報自治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等科技項目30項,申請經費4830萬元,其中4個項目獲立項資助810萬元。
在持續完善的體系建設與企業培育下,今年我市科技特派員已指導5家企業優化創新發展戰略;推動40余家規上企業100%建立研發投入核算制度,實現研發活動全覆蓋;助力1家企業申報市級以上研發平臺,并引導1家骨干企業成長為“專精特新”企業。